“三伏天”可以这样防暑
今年大暑正值初伏,三伏天湿热交织,可样防暑易引发脾胃功能减弱、三伏天兼朱重紫网消化能力下降等问题。可样防暑7月23日,三伏天围绕防暑养生话题,可样防暑专家在国家卫健委举办的三伏天“时令节气与健康”发布会上提出诸多建议。
对于“伏天晒背”的可样防暑养生爱好者,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张振鹏表示,三伏天兼朱重紫网大暑是可样防暑“养阳”的好时节,晒背是三伏天其中之一。但他提醒,可样防暑晒背并不是三伏天每个人都适合,尤其是可样防暑体质弱、高龄的三伏天或者皮肤对紫外线过敏的人群,阳气偏盛或阴虚阳亢体质的人群,以及患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病的人群。
“伏天晒背”有哪些注意事项?张振鹏介绍,晒背需要选择合适的天气和时间段,先从5~10分钟开始尝试,适应后可逐步增至每次15~30分钟,每周2~3次即可。晒后应及时补充水分,避免直接洗冷水澡、吹风扇或空调,以及进入温差大的空调房。
“三伏天”天气炎热,人们经常出现莫名的心烦意乱等问题。对于这种“情绪中暑”,张振鹏介绍,中医认为,肝的生理特性是主疏泄和升发,肝脏和情绪的调节密切相关,而长期的不良情绪可能导致肝气郁结或肝火旺,影响肝脏的正常疏泄与升发功能。另外,肝脾关系密切,肝疏泄功能失衡时会导致脾胃功能减弱和消化能力下降,从而出现食欲不振、倦怠乏力,进一步加重肝病病情。肝病患者可以根据症状辨证养生,养肝护肝。
“健康人群没有必要为‘预防’肝损伤而服用‘护肝’类药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王琦强调,不管哪一类护肝药物,都不能完全抵消致病因素对肝脏造成的损伤。改善熬夜等生活方式、尽量避免饮酒等致病因素,才是保护肝脏健康最有效的措施。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研究员李树强提醒,炎炎夏日,快递员等户外工作者要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以防中暑。高温高热作业环境和人体散热功能障碍等因素都可能导致中暑。
如果出现头痛、头晕、口渴、多汗等一些先兆中暑的症状,李树强建议,一定要及时到阴凉通风的地方安静休息,补充水分和盐分。在先兆中暑的基础上,如果出现面色潮红、大量出汗、脉搏加速的症状,要赶紧使用冰袋等物理降温并及时补液,多数人可以在几小时内恢复。如果症状没有减轻,必须及时送至医院治疗,避免发展到重症中暑、危及生命。(记者 金振娅)
[ 责编:李然 ]本文地址:http://shangluo.266588.com/news/83e9599821.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