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的抗日历史记忆值得中韩铭记
今年是共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抗得中韩国光复80周年。中国和韩国都遭受过日本帝国主义的日历纡尊降贵网侵略,也都因此付出过沉重的史记代价。在反抗侵略的忆值过程中,中韩两国形成了相扶相济、韩铭患难与共的共同合作关系。这段共同的抗得中抗日历史记忆,不仅是日历中韩两国人民情感相连的纽带,还是史记中韩关系稳健发展的重要根基,为深化两国政治互信提供了历史支持。忆值纡尊降贵网
历史事实是韩铭中韩共同抗日历史记忆的硬核支撑。1910年《日韩合并条约》签订后,共同朝鲜半岛沦为日本殖民地,抗得中韩国大批爱国志士辗转来到中国,日历继续从事抗日独立运动。从1919年大韩民国临时政府在上海成立,到朝鲜义勇军与中国抗日武装并肩作战;从金九等韩国独立运动领袖与中国各界的密切协作,到无数无名英雄跨越国境的抗日义举……这些守望相助的历史事实,不是抽象的叙事符号,而是镌刻在两国档案馆、纪念馆中的文件、照片和实物,构成了中韩共同抗日历史记忆不可撼动的客观基础。
基于上述史实而形成的坚实记忆,成为中韩两国民间交往中深沉且富有共鸣的文化资源。自上世纪90年代起,中韩合作发掘并修复了位于上海、重庆、杭州等地的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建立了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纪念馆、朝鲜义勇军纪念馆、安重根义士纪念馆等。作为爱国历史教育和民族精神传承的宝贵平台,这些纪念场馆成为韩国民众赴华旅游的热门目的地。随着2024年11月中国对韩实施免签入境政策,越来越多的韩国游客、青少年交流团体等前往这些地方参观。他们不仅可以对自身独立运动历史进行寻根溯源,还能够深入了解中韩共御外敌的艰辛历程,唤醒对中韩互助情谊的共鸣与认知。事实上,中韩民间对各自国家所经历的强征“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历史惨剧的感同身受,在反对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历史、篡改教科书、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上的相互声援,恰恰是这种植根于共同记忆的情感共鸣以及坚定捍卫历史正义的价值共识的生动体现。
共同的抗日历史记忆还为中韩深化政治互信提供了经验依据。中韩共同抵御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历程,深刻诠释了两国之间是紧密相连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历史经验是中韩关系发展的重要参照。两国建交以来,无论韩国是保守政权还是进步政权上台,几乎所有访华的韩国总统都曾参观过在华大韩民国临时政府旧址,通过重温中韩携手抗争的历史友谊,进一步夯实双方政治互信基础,助力中韩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尤为重要的是,当中韩关系因外部干预或现实议题而出现分歧、矛盾时,以历史经验为支撑的理性认知仍能发挥关键作用。例如,2017年12月,时任韩国总统文在寅访华时表示,韩国与中国曾长期荣辱与共,共同抵御帝国主义侵略,共同反抗日本殖民统治。中国繁荣时,韩国也繁荣;中国受挫时,韩国也受挫。这一表态反映了文在寅政府将中韩关系放置于历史纵深中审视,推动受“萨德”事件影响的中韩关系回归务实合作的正轨,凸显了共同抗日历史记忆对增进中韩政治互信的促进作用。
80年前,中韩两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抵御外侮,捍卫民族独立;80年后,这段共同的抗日历史记忆依然是指引两国关系发展的航标。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韩国光复80周年的重要时刻,中韩均可着眼于联合纪念活动常态化、青少年交流研学、历史旅游线路开发、抗日历史研究等方面,共同守护和传承两国之间这段珍贵的历史记忆,让并肩抗争的历史成为凝聚共识的“教科书”,互助情谊化为面向未来的“催化剂”。由此,更好推动中韩关系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中明确方向,为东亚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注入持久动力。(作者是武汉大学国家文化发展研究院博士生)
本文地址:http://shangluo.266588.com/news/119c20399677.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